设置

关灯

第十一章 称帝时机 (1 / 9)

《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》

        拓跋珪和长孙嵩、叔孙普洛、崔宏、长孙道生四名大将,登上平城的墙头,极目四望,人人均感此城得来不易。

        果如他们所料,慕容宝逃返长城后,慕容详自知不敌,立即弃城撤返中山,拱手让出平城、雁门两大重镇。

        拓跋族大军抵达,城民开门迎迓,令他们不费吹灰之力的占领此城。当日下午,张衮和许谦另率一军,前往接收雁门。

        拓跋珪忽然仰天长笑,满怀豪情壮气,欣然道:“现在是否立国称帝的好时机呢?请众卿给我一点意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长孙嵩道:“今次大破燕军,尽显我族不世战功,名震天下,以后还有谁敢小觑我族?汉人有谓必也正名乎,名不正则言不顺,所以我认为如能于此时立国,将更添我们的威势,令塞北诸部,齐来归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叔孙普洛和长孙道生均齐声附和,表示赞成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有崔宏默然不语。

        拓跋珪讶道:“崔卿是否另有见地?”

        崔宏道:“立国称帝,是势在必行。不过,称帝并非只是换个国号名号那么简单,且是一条不可以回头的路。所以,我们必须审其利弊,看看称帝是否是最有利于我们的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由于他说得婉转,且肯订立国称帝是势在必行,问题只在时机的掌握上,所以长孙嵩等都不觉得被冒犯,反而想听他进一步解释其中关键和微妙之处。

        拓跋珪首先兴趣盎然的问道:“以我们现在的声势,是否称帝立国只是一个形式的问题,难道在实质上竟有分别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