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第106章 其实这是我表妹 (1 / 5)

《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》

        既然知道了苏子琦也报考了南通大学,杨一沛也不好丢下她一个人,两人吃过早饭后便直奔车站,坐动车去通州。

        可能是昨天晚上睡得比较晚,上车后苏子琦靠着杨一沛的肩膀就又睡着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到通州要几个小时,杨一沛打开电脑正打算更新几章小说,却被文档里的内容吸引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昨天苏子琦写的稿子,杨一沛通读了一遍,发现她的行文用词,风格和自己十分接近,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。

        除此之外,小说情节的发展走向也符合杨一沛心中的构想,这是出乎他意料的,看来这女人不仅熟悉自己的风格,还对整本小说的内容十分了解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路飞驰。

        通州,位于江蘇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,这里是华夏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。东抵黄海,南望长江,与沪海、蘇州灯火相邀,西临泰州,北接盐城。据江海之会,扼南北之喉,有“小沪海”之称。

        说到通州,一个不得不提的人就是张謇——光绪二十年的状元。作为通州本地人,甲午战争后,张謇提出了“实业救国”的主张,他筹办了大生纱厂,这也是时至今日通州纺织业实力如此雄厚的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除了实业家的称号,张謇还是一个教育家。他与马相伯创办的复旦公学,就是如今复旦大学的前身;他创办的吴淞商船专科学校,则是沪海海事大学的前身;沪海海洋大学、河海大学、通州大学、同济大学、国立东南大学等等,张謇都是其中主要的创始人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的名字在通州可谓是家喻户晓,他的地位在当年甚至用“土皇帝”形容也不为过。

        杨一沛看着车窗外的景色逐渐熟悉起来,对这座城市的记忆也纷纷从心底涌了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